题记:2018年3月1日至3月7日,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建集团在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“企业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”(2018年第1期)。在这里,触摸到了我向往多年的红色梦想;在这里,追溯到了始终坚守的信仰根源;在这里,感受到了纯真如一的立党初心;在这里,寻找到了人生路上的领航明灯。
圆 梦
延安,陕北高原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,千万中共党员心中最圣洁的地方,我魂绕梦牵的思念所在。梦中的延安别样的美丽,别样的神秘,别样的令人神往……为什么我会梦得那样醉心、那样着迷、那样入神?
梦源于歌声: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我,牙牙学语时就听着母亲在唱:毛主席像太阳,照到哪里哪里亮;毛主席,领导我们得解放……
梦源于课本:《杨家岭的早晨》中的毛主席迎着金色的阳光,在窑洞前的承包地里用瓢缓缓地给小苗喝甜甜的延河水……
梦源于诗词:贺敬之的《回延安》道尽了万千热血儿女的心声--几回回梦里回延安,双手搂定宝塔山,千声万声呼唤您,母亲延安就在这里……
梦源于《西行漫记》;梦源于抗战、解放题材的影视、戏剧……
梦得太久,就期待着梦想成真,今年三月,终于等到了圆梦之时。七天的学习、参观、交流安排得十分紧凑,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处于心潮澎湃、热血沸腾之中!
我终于见到了缓缓流逝的南川河、山间错落有致的窑洞、耸立山顶巍峨的宝塔、杨家岭依然灿烂的阳光、清凉山下迎风飘扬的红旗、枣园中五大书记胜利前行的英姿、抗大校园席地而坐的讲堂、四八烈士陵园郁郁的青松、延安纪念馆动情的画面……
通过现场的讲解,我仿佛看到了: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简陋窑洞里透出的彻夜长明的灯光、王家坪锣鼓喧天的秧歌、桥儿沟边低声吟唱的鲁艺学员、延水河畔饮马的红军战士、纺线线比赛中飞转的纺车、南泥湾可比塞上江南的风光……
通过老师的讲述,我深刻理解了: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抗大精神、实事求是的延安整风精神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……
连日来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思,让我对延安历史、延安精神有了更加理性的认知,从而更迫切地寻找党走向胜利之本,追溯建党、兴党、管党之根。
寻 根
从1935年到1948年,党中央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与战斗。13年里,中国共产党一步步从幼稚走向了成熟、从摇摆走向了坚定、从迷茫走向了清醒、从分歧走向了团结、从被动走向了主动、从弱小走向了强大、从失利走向了胜利。13年里,党凝聚了人心、创新了理论、积累了经验、形成了机制、树立了丰碑。通过学习思考,我认为取得这些丰功伟绩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一、加强党建是胜利之本
延安时期,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,在组织、思想、制度建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经过张国焘分裂党的斗争后,党深刻认识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。1938年9月,确立了全党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。在《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》中,确认了全党服从中央的政治原则。“七大”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。
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的地位及具体策略认识上的分歧、面对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破坏力、面对怀着不同入党动机的党员队伍、面对悍然发动皖南事变的国民党丑恶嘴脸、面对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严酷现实,党进行了整风运动,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,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、密切联系群众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,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,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。
根据时局的变化,中央出台了针对党建、党性、思想教育、监督监察等法规制度,建成了一个制度健全、思想成熟、实践成功的党。延安建党经验证明,组织、思想、制度的成熟健全,以及在动态中持续调整优化,是我们党强基健体、走向胜利的根本前提。
二、为民服务是建党之旨
从对“一个高个子叫花子带着一群小叫花子”的避而远之到 “将最后一个孩子送去当红军”的敬而亲之;从“雷公怎么不把毛泽东给劈死”之问,到“送子观音”、“人民救星”之颂,党在延安经历了人民群众躲避、抱怨、了解、理解、支持、拥护的曲折过程。全党全军与人民群众吃在一起,穿在一处,同生产、共劳动,接受意见、采纳建议。办学堂、建医院,解决了老百姓身边的问题,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。群众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主动自发地与党肩并肩、手挽手的浴血奋战,积极爱党、拥党、护党,为党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后方。
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,毛主席指出:“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、新四军,是革命的队伍。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,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。” 党的“七大”报告中指出: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一刻也不脱离群众;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。”
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人民是真正的英雄,人民群众永远都是我们立党的广褒根基。历史轮回,时代变迁,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动摇。在刚刚结束的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:“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”。
三、从严治党是管党之匙
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从严治党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。当时,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思想蔓延、漠视纪律违反规矩频发多发、贪污腐败导致谣言盛行、享乐主义官僚主义抬头……极大地损害了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。针对出现的问题,党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,全方位地从严管党治党。
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,在政治上、纪律上、作风建设上从严要求自己。颁布了《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》、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》、《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》等宪法性文件,扎紧了制度“笼子”;实行了以“三三制”为主的民主监督,使得党员干部处于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的监督之下。
对出现的腐败分子严惩不贷,毫不手软。黄克功案、萧玉璧案,体现了“共产党员犯法从严治罪”的理念。毛主席在写给雷经天的信中强调:“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,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,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,所以不能不这样办。共产党与红军,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”。
通过铁面执纪,筑起了从严治党的铜墙铁壁,边区政府被人民群众称赞为“模范政府”,为今天我们党治国理政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。全面从严治党,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如一、旗帜鲜明的治党态度,是我们管理治理好全党队伍的“金钥匙”。
四、艰苦奋斗是兴党之要
经过长征到达延安时,由于当地群众生活异常贫寒,加上日本人的狂轰滥炸、国民党的严酷封锁,党陷入缺吃少穿的状态,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。面对残酷的现实,毛主席告诫全党:“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,我们要把他发扬起来。”为了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,不加重人民的负担,全党全军开展了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大生产运动。所有人员都有交粮、纺线任务,主席种菜、总理纺纱,开荒、垦地,部队战时作战、闲时种地,经过几年艰苦奋斗,基本解决温饱问题。同时,经过军民的艰苦努力,边区工厂白手起家、发展迅速,基本实现了民用、军用的自给自足。
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党中央办公、居住的窑洞设施极其简陋。毛主席打满补丁的衣服、朱总司令用马尾做的牙刷、彭老总用降落伞做的背心、林柏渠用绳子做腿的眼镜……都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玉汝于成的高尚品质。
艰难困苦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,它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得以兴起、发展并持续壮大的精神本源,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无价之宝,必将作为优良传统被我们珍惜和发扬。
明 行
学之愈深,知之愈明,行之愈笃。此次全方位、多视角的延安学习,使我增强了理论知识,坚定了理想信念,提高了党性修养,也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。
要在“学”字上动脑筋。要继续探索学习延安精神、系统学习党的行动指南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、细致学习系列讲话等文件精神。当前,最重要的是要学懂、弄通、悟透、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并用它来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要在学习态度、方法和韧性上下功夫,学出一份忠诚,学出一份担当,学出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、文化自信。
要在“讲”字上做文章。借助“三会一课”、中心组学习、党务工作培训班、党课竞讲、党内政治生活等平台,围绕延安精神,结合工作大力宣讲,提高宣讲有效性和针对性,扩大宣讲感染力和影响力,让更多同志了解我党在延安时期的丰功伟绩、充分领略和掌握延安精神的要义,并自觉践行、发扬。
要在“严”字上下功夫。要持续加强党性修养,提升道德境界,追求高尚情操,自觉远离低级趣味,自觉抵制歪风邪气。加强思想建设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;加强作风建设,严谨践行自我修炼;加强纪律建设,严格遵守党规党纪。时时处处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慎独、慎微、慎始、慎终。
要在“实”字上求突破。实事求是,是延安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对党员政治品质的必须要求。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,坚持重实际、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。静下心、俯下身,将工作重心下沉、关口前移,深入项目一线,推进责任落实,时时处处以党和国家托付为重,以职工群众利益为先,实干立身、励志励行。
后记:返汉月余,仍久久沉浸在延安之行带给我的巨大冲击中。延安,是红色学校、是精神殿堂、是力量源泉。延安之行是短暂的,延安之行是激动的,延安之行是难忘的。延安精神是责任、是使命、是信仰和信念、是共产党人初心之源,将一直激励我、鼓舞我、引导我……
Copyright 2016 天博体育综合网页版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新桥四路1号 邮编:430040 邮箱:hypec-hb@powerchina.cn
电话:027-61169968(市场开发部) 027-61169642(办公室) 传真:027-61169066
鄂ICP备15005118号